让学生高兴奋兴地进入数学世界让学生高兴奋兴地进入数学世界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让学生高兴奋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究中激起兴趣,培育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众所周之,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育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1 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发现中寻求欢乐,主动地猎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漂亮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热情的行程。” 一位老师在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 师:(老师投影出示一张学生身高记录单)同学们,这是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我们来比一比哪一个最高好吗? 生 1:我知道 A、B 的身高一样高 生 2:我知道我同桌的身高是多少。 生 3:我知道我们班最高的是 B。 师:你怎么可以推断出 B 是第一名呢?(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生:因为 B 的身高是 1 米 65,而其他同学没有超过他的。 师:这样看来比较几个小数的大小,我们首先看什么?比什么? 生:首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小数就大。 师:那谁是第二名呢? (师生接着先展开讨论,当 C 跳 3.99 米时,引出比较 1.53 米和 1.47 米的大小……) 上述教学中,老师独具匠心地提供一张不完整的学生身高记录单,围绕学生熟知的东西这一现实情境展开教学,在学生面前适当展现源于已知而又进展于已知的“新的东西”,使学生始终置身于跃跃欲试的学习境地,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师生在这样的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同时获得“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 2 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数学内涵的欣赏和追求,让学生从感悟中领略数学的魅力 数学中的美不同于美术中的线条、造型、色彩的视觉美,不同于体育中的体形、动作、力量的运动美,也不同于各种的音响、节奏、旋律的听觉美。数学本身的内在美瑰丽多姿,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让学生进行体验并感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数学对称图形时,出示一幅幅对称漂亮的画面,在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