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声音,心灵的猎人诗人的声音,心灵的猎人 [摘要]叶浅韵散文集《必须有那样一个人存在》,给人留下了在朴实中见幽默,在昂扬中见舒缓,在低徊中见力量,婉约达意、撼人性情。仿佛看到了思想的火花、亲情的至爱、友情的闪光、还有童真的回忆…… [关键词]真情实感 雅俗共赏 散文是作家直抒胸怀的美文,是文学中最常见的体例,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意识流最典型代表的美国作家福克纳所说:散文是“永恒的真情实感,诗人的声音响彻永远。”在这一点上,最近读到的云南作家叶浅韵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必须有那样一个人存在》就体现出情感真切的和谐之美,无疑是新时期较为靓丽的散文典范。 一 这部由 67 篇短文组成的近 20 万字的集子,寄给我时还散发着浓浓的油墨香味,我在掩卷时,心里一下子袭来太多的感叹。叶浅韵在这部集子里将人、物、情感气氛自然地融为一体,给人留下了在朴实中见幽默,在昂扬中见舒缓;在低徊中见力量,婉约达意、撼人性情。从这些短文里我仿佛看到了思想的火花、亲情的至爱、友情的闪光、还有童真的回忆……它们就象一幅长长的生活画卷,以其诗意的语言和独到的见解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不得不让有此生活经历的人在心灵上为之震撼,从而又让人不得不去再度拾起和审视过去生活的星星点点,更重要的是在回忆中尽快地珍藏那些还未被时间消蚀掉而又无比宝贵的生活“要素”,然后由点连成线,也就不难发现人的成长原来是一种多么富有意味的乐趣和过程。我们从其开篇《蛋糕的味道》里就读到了那个宝贵的“要素”,在多少年前的乡村里,那个八分钱一枚的蛋糕竟然在叶浅韵的生活里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将生活的味道与蛋糕的味道用诗人的想象联系起来,又还原到生活里去: ……我一溜烟地跑到妈妈卖菜的摊前,想告诉她我想尝尝蛋糕是什么样的味道。当我看见烈 日当中的妈妈,她的额头正冒出细密的汗,她目视着人来人往的人群,等待着买菜的顾客,有人询 价,有人还价,称秤算账、收钱。忙一会儿,闲一会儿。我挤过去,蹲在妈妈的面前,像个傻孩子,也像 乖孩子。我太想跟妈妈要八分钱,但一直不敢开口。 这就是生活里的真实写照。原来要想尝到八分钱一枚的蛋糕的味道也是那么难,在那个年代,生活水平就是如此,在作家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吃苦与勤俭的种子,她见到母亲如此艰辛地工作在菜摊前,虽然她太想要那八分钱了,可摄入她眼帘的一切告诉了她——不能开口。我们可以看见,作家在这里低调地运用了“低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