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五篇语文教案五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 5 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篇 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l.理解恰当的比方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培育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育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 二、学习建议 1.抓住云与天气的关系这一中心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看云识天气》。 2.体会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几种修辞手法,进而领悟 这种说明文的特点。 3.了解几种主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难点:1.比方、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解决办法: 1.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制表的方法,并结合讲解,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云层、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2.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云与天气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3.讲讲、读读、写写、练练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学生积极参加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说的竞赛,其中还可以培育观察能力。 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 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 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沟通,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变化。(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 (-)明确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 3.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二)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