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数学知识背后的内容_ --------------------------------------- 在嘉兴地区的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测试中有一道附加题,如下图: 这道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比较形象,也比较直观,无非就是组一组、拼一拼,很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胃口。认真一分析,问题就出来了:假如可以把这些零乱的图片剪下来,这倒是不难了,学生可以很随意地进行拼组与调整,总可以把熊猫完整的头像拼出来。可这里要求的是填序号,那就没那么简单了。一方面学生无从入手,因为不能很明确地看出哪一块放在哪一个确定的位置;另一方面,由于图片是无法移动的,学生在拼的过程中也就脱离了直观形象的支撑,所以在拼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错误,一但发生错误学生就很难进行调整,或者说只能重新排过,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伤脑筋的事情。看完题目之后,我很为学生担心,怕他们解决不了,因为,在复习中根本就没有让学生练过这样的题目。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这对农村的孩子来说能解决的恐怕只有少数。 考卷批改完之后,我便迫不急待地去看个究竟。阅卷老师跟我说,情况还好。于是我仔认真细地把考卷翻了一遍,真的还好,自己教的两个班,有一多半的学生都做对了情况比我预想的好多了,而且相比其它的班级做得都要好,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学生来学校拿成绩单时,我便找了一些学生来谈话。 “你们觉得这次考试的最后一道附加题难不难啊?” “是有点难的。” “我做了好久才做出来。” “嗯,你真不错,那么你们在做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啊?” “我是先排9号那一块,把它放在正中间的那个格子,然后它的上面是熊猫的头发,下面是它的嘴,剩下的就很简单了。” “那你是怎么想到先排9号那一块,而且把它放在中间呢?” “我也不知道,是感觉吧!” “噢,是这样,你这个想法非常好,很巧妙,还有不一样的吗?” “老师,我是从上往下排的,先排最上面的耳朵头发,然后是眼睛什么的,这样下来的。” “你的办法也不错。” …… 学生们都有自己的好办法,这让我很是欣慰,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更多的思索中。 记得在这一个学年里,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我跟孩子们开展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有火柴棒游戏、游戏棒大赛、爱拼才会赢——七巧板拼组大赛、钟面制作竞赛、项链设计大赛等。对每一个活动我们都开展得比较深化,孩子们也是乐此不疲,兴致很高。我们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