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信用货币:国家法律规定强制使用流通的,不以金银为根底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信用货币载体包括纸币、银行存款、信用卡、电子货币等。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两种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比价高的货币为良币,实际比价低的货币为劣币,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良币被收藏、融化,从而退出流通,劣币反而充满市场。无限法偿:具有无限支付的能力。即法律规定,支付时没有数额限制,不管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任何人都不得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双本位币制: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银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归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的价值转移。商业信用:企业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包括赊销商品延期支付和预付货款。商业票据:在商业信用关系下产生的说明债权和债务的书面凭证。国家信用: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举债来筹措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消费信用:银行和金融机构或企业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个人消费需要的信用。直接融资:融资双方不通过金融机构而是直接见面实现融资。间接融资:融资双方不直接见面而是通过银行或金融机构来实现融资。利率:利率是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息和所贷金额的比率。名义利率:合同利率或挂牌利率,是支付利息的依据。实际利率:根据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推算的结果,反映实际获利的水平。基准利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复利法:将按本金计算出的利息额再计入本金,计算利息的方法。现值:把资金运作的起点的金额称为现值。到期收益率:是使从债权工具上获得的未来收益的现值等于今日的价格的贴现率。利率的风险结构:各种期限相同的债券利率间的关系。利率的期限结构:收益与到期时间的关系。金融工具:在金融活动中产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利息的书面凭据。它对融资双方所承当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有法律的约束意义。货币寸头:商业银行每日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或缺乏的数量,这是同业拆建市场的重要交易工具。货币市场:融资期限在 1 年和 1 年以内的资金市场。有效市场: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价格能够充分、及时的反映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看涨期权:使期权的持有者有权以协议价格向期权出售者买入一定量商品、证券或者期货的权利。看跌期权:使期权的持有者有权以协议价格向期权出售者卖出一定量商品、证券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