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科学“玩”水践行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幼儿科学“玩”水 摘 要玩水是幼儿的天性,老师应以尊重为前提,科学的教育手段为辅助,在幼儿日常玩耍中抓住时机,引导幼儿将随意地玩变为观察、思考、实践型地玩。通过“玩”水的物态变化,“玩”毛细现象和虹吸现象,启蒙孩子的科学意识,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幼儿;玩水 班上的琪琪小朋友非常爱玩水,常常以上厕所为借口留在厕所玩上好半天 。有一天中午吃完午饭,孩子们大多回到各自喜爱的区域开始游戏,琪琪也不例外,她又开始自己的计划,“老师,我要小便。”“你吃饭前不是刚上过厕所吗?”“老师,我真的要小便。”我没有继续追问,点了点头,默许了她的要求。大约过了 3 分钟,我发现琪琪仍然没有从厕所出来,于是我走进厕所瞧个究竟,只见她袖子、上衣全湿了。我只得苦笑,招呼她赶快换上洁净的衣服。 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回首幼年时间,我又何尝不是另一个琪琪呢,因此,我对琪琪更多了几分理解。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奇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作为一名一线幼儿老师,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去呵护孩子的这份好奇心,为此,我认真动了一番脑筋。 1 “玩”水的物态变化。 水的物态变化于成人当然不足为奇,可对孩子来说却堪称奇妙。有一次,当琪琪正兴致勃勃地拍打着水花的时候,我对她说:“你看,水是流动的,是液体,但它会变化,我可以叫它变成不流动的‘水’。”琪琪瞪大了眼睛。当她眼看着我把晃晃荡荡的一碗水放到冰箱里,最后又拿出一块不能流动的东西时,觉得好玩极了。我接着说:“水不仅能变成固态的冰,还能变成汽呢。”一边说,一边把水倒进壶里烧。不一会,水开了,我让琪琪看着蒸发出的气体,对她说:“这就是刚才的水,你认真看,这点水过一会就会全变成汽跑到空气中了。” 我的“戏法”引来了琪琪连珠炮似的问题:“老师,为什么水会变化?”“为什么只有在冰箱里它才会变成冰?”“其他东西会这样变吗?”……我逐一给她解释,最后还不忘告诉她,在自然界中,这些有趣的现象太多了,只要自己勤于观察,就会有所发现。 从那以后,琪琪更喜爱玩水了,但在玩中,却加上了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2 “玩”毛细现象和虹吸现象。 学期初,我在班内科学区增设了一套小装备,我将一根牛奶管和一根喝葡萄糖酸钙的无色塑料毛细管插入装有水的无色玻璃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