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五个层次心得 5 篇阅读的五个层次心得 5 篇 阅读的五个层次心得 101.乐读书,根本是要找到那种欢乐,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本能深处的欢乐。 读书,是一种从中能够猎取无限能量、能够把自己的电源线插到宇宙里、能够天人合一的境界。 读书,是一种能够超越于红尘、超越于生命体本身的至高的层次。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一生,从小我到大我,到无我。 这个“乐”字是读书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只有以“乐”的境界去读书,你才能真正把书读好、读透。 有些人把书当成一种负担去读,装个样子去读,让人感觉自己有学问去读 ,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还有些人读书是为了追时髦,或者是为了混个文凭,或者是为了应付考试 ,等等。 这些都不叫读书,只是在做苦奴役。 读书不是附庸风雅,更不是死记硬背,表面上摇头晃脑,实际上并不能够理解。 真正的理解需要一种超越的层次,需要和作者本身、圣贤本身打通。 所以,读书不是一种劳动,也不是一个工作,它一定是一种心灵无限猎取能量的境界。 但是,假如抓不住本源,不能够真正地溯本求源地去读书,肯定是越读越瞎。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道生一,从道上来,文以载道。把文字搞懂,这是读书之本。 文字搞懂了,书读懂了,才有乐。 文字搞不懂,没有本,没有树根,树能长好吗?所以,抓住本,抓住文,才能抓住真正“乐”的源头。 在中华民族的教育中,孩子们受教育第一位就是学文字。所以,中华民族的小学叫“字学”,或者叫“文字学”,也就是在小学阶段,根本是要弄懂文字。 老师教六书(象形、形声、指示、转注、假借、会意),孩子们学文字,进而知书达理,识文断字,把“本”建立好,这是一切读书的乐趣、欢乐、幸福感等等的源头。 书贵在精,而不在多,贵在约,而不在博。 智者不博,博者不智。 所以,要大道至简,抓住最本源的那几本书,比如《道德经》、《大学》 、《中庸》、《论语》、《孟子》等等。 不要一开始就是个杂货铺,词汇量上去了,脑子被框住了。 归根到底,还是以道为本,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合于道,这是受教育,也是人生真正成长的本质。那么,与道相合,这是“乐”的最本质的体现。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道相合,方能真正的欢乐。 我常常讲:你去沙漠转一圈,不可能记住哪块石头在第几个路口,有几棵树,树多高,天上飘了几朵云彩,什么颜色的,假如你这么记,像机器人一样,多累啊。 所以,读书不在于记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