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老师教学心得体会高中生物老师教学心得体会 1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育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生物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生物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老师自身的形象和老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老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老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生物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实行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老师仔细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讨论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生物中,有很多知识假如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育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育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生物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生物活动课和生物主题活动。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