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难点三大突破方法 部分高二学生可能都觉得数学难点很难突破,其实数学难点突破提高关键是要找对方法。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二数学突破难点三大方法,希望能够共享给大家进行参考。 一、 定位整体 新课程标准对“常用规律用语”的定位为:“正确使用规律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无论是进行思索、沟通,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的运用规律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在本模块中,同学们将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学习常用规律用语,体会规律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的作用,利用这些规律用语精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更好地进行沟通。” 因此,学习规律用语,不仅要了解数理规律的有关学问,还要体会规律用语在表述或论证中的作用,使以后的论证和表述更加精确、清楚和简洁。 二、 明确重点 “常用规律用语”分成三大节,分别为:命题及其关系,简洁的规律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命题及其关系”分两小节:一、“四种命题”,此节重点在于四种命题形式及其关系,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性;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此节重点在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精确理解以及正确推断。 “简洁的规律联结词”重点在于“且”、 或”、 非”这三个规律联结词的理解和应用。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重点在于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以及正确做出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认。 三、 突破难点 1. 四种命题”的难点在于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以及推断命题的真假 例 1 分别写出以下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推断它们的真假。 (1)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 m 时,方程 mx2-x+1=0 无实根; 解析 (1) 条件为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为它们的面积相等。因此,原命题即为“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们的面积相等”,逆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则它们全等”,否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则它们的面积不相等”,逆否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面积不相等,则它们不全等”。依据平面几何学问,易得原命题和逆否命题为真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为假命题。 (2) 原命题即为“若 m,则方程 mx2-x+1=0 无实根”,逆命题为“若方程 mx2-x+1=0 无实根,则 m”,否命题为“若 m,则方程 mx2-x+1=0 有实根”,逆否命题为“若方程 mx2-x+1=0 有实根,则 m”。依据判别式=1-4m 的正负可知,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均为真命题。 突破 对于推断命题的真假,我们需要先弄清何为条件、何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