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非选择题失分原因及应对措施 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告诉我们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以及如何备考,学生在做非选择题时失分原因有很多,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生物非选择题失分原因及应对措施,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生物非选择题失分原因 (一)知识性失分 近几年的生物学高考试题,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有些考生在平常复习中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好高骛远,舍本求末,不能准确应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造成答卷的大量失分。 例:(全国卷Ⅰ)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传递给后代。 ⑵ 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纳的杂交方法是。 ⑶ 假如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假如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 ⑷ 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第⑴题,考查的是遗传的实质。正确答案为:基因(或遗传物质),而很多考生填“性状”。这就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遗传的实质理解不深刻,认为子代的性状是亲代遗传下来的。其实略微思考,举一例子即可明白。比如想一下课本上的红花豌豆与红花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豌豆,很明显这种性状不是由亲本的性状,不可能由亲本遗传下来,而这种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只能来自于亲本,所以亲本传给子代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再如上题的第⑵题,考查的是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的内容,这是选修教材的内容。正确答案为:正交与反交。很多考生对选修教材内容掌握不牢固,出现错误最多。有填“自交”“测交”也有填“杂交后,让其群体内自由交配”的。其实,假如对教材内容能熟练掌握,很容易找出答案“正交与反交”,这是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主要区别。若正交与反交后代表现一致,则为细胞核遗传,若正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