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0 各数得认识》案例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得《11~2 0 各数得认识》案例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得精品教学资源!《1 1~20 各数得认识》案例设计案例背景:我多次设计并执教《11~20 各数得认识》,似乎一次比一次成功,可我越来越迷惑,学生需要 10 根扎成一捆得方法吗?学生理解十进制得概念了吗?课堂上,学生围绕问题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很快看出根数时,摆小棒得方法较多,但把 10根扎成一捆得同学极少。因此,学生通过比较没有达成共识,只是通过老师得引导,学生接受了十进制。当然,通过精心设计得习题训练,学生也学会了解题答题。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训练记住了知识,记住了数得组成,但不理解位值制原理,也没有建立数得概念。201 9年10月,在新课程改革得背景下,以培育数感为主题,我又一次重新设计并执教了《11~20 各数得认识》得研讨课,感受颇深。案例描述:一、课前谈话促使一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得学习习惯,许多老师制订了一系列得奖励措施,如:表现好得奖红花,10 朵红花换一个金苹果。我根据班级得实际,轻松地与学生聊了起来。今日发言积极,声音响亮得小朋友,希望老师奖什么?红花和金苹果,您更喜爱什么?为什么?学生兴奋地说:我喜爱金苹果,因为一个金苹果相当于 10 朵红花。[从现实材料入手,几句谈话既组织了教学,又渗透了以一当十得数学思想,为下面学习新知作好充分得知识准备。]二、创设情境小朋友,您们成为小学生后,爸爸妈妈非常关怀您们得学习,为您们准备了许多学习用品。老师边说边拿出一个放了许多铅笔得笔筒,这里有几枝铅笔?1 0 枝、14 枝、19 枝等,她们猜得兴趣盎然,神采飞扬。然后运用数数来验证,结果是 12 枝。再次猜另一个笔筒得铅笔枝数,又一次数铅笔枝数,结果是 20 枝。[从猜想到验证,让学生感到数数不是枯燥无味得,而是解决问题得一种方法。这样既了解学生得起点,初步感知数得相对大小,又体验到1枝 1 枝地数,数得速度慢、麻烦,引发学主动探究得欲望。]三、自主探究1、摆小棒,感知十。把 12 根小棒作为讨论材料,学生围绕中心问题这些小棒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地看出是 12 根进行积极地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摆得方法:① 1根 1 根地摆;②2 根2 根地摆;③ 5根 5 根地摆;④ 一边 1 0根,另一边 2 根等 8种摆法,但一边摆1 0 根,另一边摆 2 根得同学很少,个别学生操作时无从入手,她们不理解这些小棒怎样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