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花开满庭芳——如何让学生体验欢乐习作 瓦窑明德小学 方明怡当前小学作文现状,学生的体验并没有在作文中得以很好体现,情况不容乐观。从学生习作来看,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不是出于情感表达需要,而是为了迎合老师或社会的评价标准被迫奉命写作。作文缺少个性,没有独特的体验,学生在习作中弄虚作假,空话大话连篇,作文结构程式化,作文内容雷同化,语言表达成人化,找不到童真童趣。因为老师一味地讲解作文要求、作文内容、作文字数,让学生一味地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别无新意。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是作文的主体,被异化为考试的工具,成了作文的奴隶。作文成了“难文”。一、 体验性作文教学模式 体验写作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制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育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在教学时要用一种进展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学生的各种体验,让他们不仅在各种情境中体验生活,而且制造生活,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它的教学程序可以分四步进行。1、积蓄体验传统的学生作文教学,学生往往是在毫无思想,材料准备或体验零碎肤浅的情况下进行的.课堂上常常是优等生唱主角,中下学生一片茫然,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往往是似曾相识,没有个性。体验性作文教学第一步就是课前提前数周告知学生作文的内容,范围,主题等,然后根据作文的要求,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动手操作,如何有方法有层次有计划地仔细观察,阅读相关书籍汲取知识.在实践中老师要适时,适机,适当地指导学生注意记录每一个实践环节,特别是一些细节,为习作积累具体的材料,要积累材料的同时,记录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积蓄充分的情感.这是作文教学非常关键的一步。2、激活体验学生要写出生动具体,情真意切的作文,激活已积蓄的体验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作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语言,音乐,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作文教学的情境,激活学生已积蓄的体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分享体验的愿望。3、表达体验表达有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己在实践中看到的,做过的,听到的,想到的有关内容以及由此萌发的情感有条理地与同伴分享并记叙下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