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9 古诗两首1、会认4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得民间传说,并讲给别人听。把学生带入想象得情境和画面,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书中丰富得想象。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得追求。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得故事。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您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七月初七得夜晚,人们遥望星空,穿红丝线,您知道这是什么节吗?这是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爱得一个节日。唐代诗人林杰写得古诗《乞巧》讲得就是这个节日。(板书课题:乞巧节)2齐读课题,并质疑。预设:什么叫“乞巧”?古人怎样过乞巧节?七夕节为什么又叫乞巧节?(乞巧节是古代人们非常喜爱得一个节日,您们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过乞巧节得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吧。)3 老师简介诗人。二、多种形式读古诗,整体感知一读:读准确———自由读古诗、指名读。读后学生评议是否字正腔圆.二读:读得有节奏。让学生读出自己喜爱得合理停顿。师生合作读出节奏。三读:读出味道。(整体感知)三、体会古诗意境(一)“七夕今宵看碧霄”1 理解“宵—--霄”“宵”(今宵、宵夜)是晚上之意,“霄”(云霄、九霄)指天空。2把这两个字放回诗句中再细细品味。3齐读:七夕今宵看碧霄。(二)“牵牛织女渡河桥"1 简介牵牛星和织女星。2利用插图,慢慢讲述牛郎织女得故事:淳朴得牛郎和善良得织女被这无情得天河阻隔,然而却阻隔不了她们追求人间真爱得决心,王母见此情此景,也被她们所感动,最终便同意让牛郎织女在每年农历得七月七日渡河桥。喜鹊们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纷纷飞来给牛郎和织女搭桥,好让她们相会。3 您仿佛看到了怎样得画面?把感受带进诗句中读。(个别指导→齐读)4 诗词剪辑:《牛郎织女》这个漂亮得传说故事感动了许多人,七夕也成了一个温馨漂亮而又凄婉惆怅得节日,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提咏,寄情抒怀,留下了许多诗篇.许多诗人以“牵牛织女”为题,寄予情思,写出了浪漫、脍炙人口得经典名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4)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5 齐读:牵牛织女渡河桥.(三)“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1 学生齐读这两行诗,边读边想象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