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滞热壅证: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痛苦。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酸楚,口渴,便秘。舌红,苔黄。(二)热毒炽盛证:壮热,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或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舌红,苔黄腻。(三)正虚毒恋证:溃脓后乳房肿痛虽轻,但疮口脓水不断,脓汁清稀,愈合缓慢或形成乳漏。全身乏力,面色少华或低热不退,饮食减少。舌质淡,苔薄。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痛苦1、观察痛苦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2、行抽脓术得患者,取半卧位或患侧卧位(以利引流),观察脓液得量、色、质、气味以及有无乳汁排出。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肝、神门、心、交感、阿就是穴等穴。4、遵医嘱中药外敷。(二)肿胀1、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就是否形成脓肿或破溃。2、遵医嘱使用排乳手法(详见附件),挤出淤积乳汁。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肾上腺、内分泌、肝、神门、阿就是穴等穴。4、遵医嘱中药外敷。5、遵医嘱中药熏洗。(三)发热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协助更换衣被。2、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合谷、曲池等穴。按摩时选择薄荷油、生姜水等介质。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胸、耳尖、神门、内分泌等穴。5、遵医嘱中药泡洗。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 1)。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1)。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 1)。(二)特色技术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 2)。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 2)。3、中药熏洗(详见附录 2)。4、中药泡洗(详见附录 2)。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 1、指导患者按需哺乳,哺乳后要排空剩余乳汁;高热或脓肿形成时停止哺乳。2、使用三角巾或宽松得胸罩托起患乳,减少上肢活动。3、保持乳房及乳头清洁,如出现乳头皲裂,可用蛋黄油、麻油或橄榄油外涂。4、怀孕 6 个月后,用木梳沿乳腺导管方向梳理,可预防乳痈。(二)饮食指导产后 48~72 小时后补汤汁,忌油腻、刺激性食物。1、气滞热壅证:宜食疏肝理气、通乳消肿得食品,如白萝卜、白菜等。食疗方:萝卜丝汤。2、热毒炽盛证:宜食清热解毒、托里透脓得食品,如马兰头、鲜藕、绿豆、马齿苋等。食疗方:马兰头拌豆腐。3、正虚毒恋证:宜食益气合营托毒得食品,如鸡蛋、鱼肉、动物肝脏、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