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唐港挡沙堤扩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纲1 总则1.1 项目来源京唐港为北京、唐山联合建设的港口,是唐山市对外开放的龙头,1992 年 7 月实现国内通航,1993 年 7 月实现国际通航,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目前,京唐港已逐步朝着多功能性、综合性、国际性、现代化型的港口方向进展,日益成为河北省的经济航运中心。为了顺应煤炭出口海运量急速增长和到港船舶大型化进展的需要,京唐港口投资公司拟建设 32#泊位调整工程及 7 万吨级航道工程,为了码头和港池建设的需要,并对新建的港池及航道进行有效的掩护,必须对现有的挡沙堤进行扩建。京唐港挡沙堤扩建工程包括东挡沙堤潜堤出水工程、东西挡沙堤扩建工程、丁坝工程、离岸堤工程。京唐港挡沙堤扩建工程施工产生的悬浮物将对工程海区及相邻海域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工程建设亦对海区水动力环境和泥沙运移产生影响。为执行建设项目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唐山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承担京唐港挡沙堤扩建工程(东堤 300m 潜堤出水、东西挡沙堤扩建、丁坝、离岸堤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仔细分析讨论大量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海区及周边海域的环境特征,根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经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开展环评工作。评价单位根据评价大纲规定的工作内容,对拟建工程海区进行了现场踏勘,了解工程附近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对工程海区水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利用相关数学模型堆挡沙堤等堤坝施工过程产生的悬浮物对海域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工程建设对海区水动力环境和泥沙运动、岸滩及海底床稳定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京唐港挡沙堤扩建工程位置见图 1-1。1.2 评价目的京唐港挡沙堤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该港该工程可行性讨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出发,根据工程附近海域的环境特点和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对工程施工及建成投入使用等环节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科学论证,以期达到如下目的:1、全面系统进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掌握工程附近污染源的分布排放特征和海域环境现状,为海域环境管理和预测评价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2、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式,结合本工程实际环境问题,建立潮流场污染物输移扩散的数学模型,预测工程施工及投入使用对附近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