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21世纪初)——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总述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思想文化“”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考点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与外交一、民主法制走向健全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民主制度的完善(1)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2)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改变了上级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各地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村民选举制度。“”二、一国两制的理论、含义与实践1.理论: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2.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3.香港、澳门的回归:1997年,根据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根据中葡联合声明,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4.海峡两岸关系(1)1979年以后,两岸关系趋向缓和,1992“”年两岸达成共同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2)“”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是阻碍国家统一的主要因素。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1.政策调整: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2.中美建交: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2)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展开反恐外交。4.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2)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3)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5.“”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考向一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典例1](2015·江苏高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考向二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典例2](2013·江苏高考,节选)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绩,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请回答:(3)书信往往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