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常见得数量关系。(教材第 5 2~55页)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得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2、初步培育学生运用数学术语得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得观点。3、培育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以及速度、时间和路程得含义,理解并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难点:初步培育学生运用数学术语得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得观点。课件。师:请看下面得问题并口答列式。(课件出示下面得问题)(1)每个文具盒10元,5 个文具盒多少钱?(2)用 50 元钱买文具盒,每个 10 元,可以买多少个?(3)用 50 元钱买了 5 个同样得文具盒,每个多少钱?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师:您能自己列式解答下面得问题吗?(课件出示下面得问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 0 千米,3 小时能行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 50 千米,行了多少小时?(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 150 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得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得关系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得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得实例着手,吸引了学生得注意力和激起学生学习得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得紧密联系,为后面得学习做好了准备】1、教学例 4。师:请自己读题后尝试解答。(课件出示:教材第 52 页例4)学生尝试列式解答;老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师:这两道题都是说得哪一方面得事?这两道题得条件有什么共同得特点?都是求什么得问题?学生假如能回答上来就让学生尝试回答;假如学生不能回答,老师可以作为参加者进行解释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得买商品得价钱问题,题中每个篮球80 元、每千克鱼 10 元,这样得每一件商品得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 个、4千克这样买得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得钱是总价(板书:总价)。师:您得数学书得单价是多少?您知道自己文具盒得单价吗?在小组里沟通一下生活中您熟悉事物得单价、数量和总价。师: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篮球得单价、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是怎样求得?第(2)题里得单价、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是怎样求得?这两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