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环评证甲字第 2805 号国道 G105 线中山南区至板芙段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中 山 市 公 路 局评价单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讨论所前 言广东省中山市,古称香山,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部,东临珠江口,南连珠海市,西接江门市,北通广州市,毗邻港澳,面积 1800.14km2,人口约 135 万人,其中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近 70 万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改革开发以来,中山市经济社会进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九五”、“十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为全面启动的“十一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 2001 年开始,中山市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将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抓好重大项目和市政建设,形成以服务经济社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主的基础设施体系。“十一五”期间,中山市域干道目标里程约为 560 km,干道网密度达到30km/百平方公里。抓住广珠东线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江高速公路、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等 4 条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改善中山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和通行能力,提高市域干线公路网的综合功能,加强中心城区的中心地位,加强各个组团的联系,做好高速公路枢纽与市域干道的衔接,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影响范围,形成以“四省道、四高速,一国道”为依托,完善外接周边市,内联各镇区的“六纵、五横、九加密”公路主骨架网。本项目国道G105 线就是六条纵线之一。国道 G105 是中山市西部地区的主要南北向通道,承担着过境交通和区域内部交通的双重压力。由于沿线红绿灯较多,部分地区显得十分拥堵,急需改善道路条件,缓解现有公路交通压力。本项目为新建一条公路,避开原国道 G105 线已经城镇街道化的路段,由位于中山南区的中山三桥往珠海方向行进约 500m 处引出,于板芙镇湖洲村民溪街附近和原 G105 线汇合,总长 6.27km,将主要承担过境交通和去往中山市西区及其以远的交通流,而现有的国道 G105 线就主要承担中山市南区内部交通流和中山市南部地区去往中山市南区的交通流,从而达到缓解国道 G105 线交通压力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拟建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为此,建设单位中山市公路局委托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讨论所承担该公路改建项目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