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本科论文论文题目:有关刑事诉讼证据问题学生姓名: 郭秋云指导老师: 张亦驰 学科专业: 法学学 号: 13035222508003学习中心: 重庆市云阳县奥鹏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25 年 10 月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对本文有以下声明:1. 本人所呈交的论文是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的讨论工作及取得的讨论成果,已按相关要求及时提交论文稿件,最终形成本文;2. 在撰写过程中主动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接受导师的指导;3. 本文符合相关格式要求,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单篇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讨论成果不超过 800 字;4. 本人本文成稿过程中不存在他人代写、抄袭或和他人论文雷同的现象。论文作者签名: 郭秋云 日 期: 2025 年 10 月摘 要 论述有关刑事证据的理论与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分析法官审查、推断、运用证据的依据与规则、困惑与建议、意在为建立统一的证据规则时多提供一份参考意见,以减少办案过程中审查、推断、运用证据的主观因素,揭开刑事司法的神密面纱,加强刑事司法的透明度,以实现司法公正。关键词 :刑事证据 刑事证据的相对主观性 引 言刑事证据问题是刑事诉讼中一个极其重要、极其复杂的问题,围绕证据问题的讨论,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理论界与司法实践中人各施所长,对其中很多疑难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建立统一的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势在必行,追求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工作的最终价值取向。刑事诉讼以其对被告人的严厉惩处使得犯罪的方法更加诡密,其证据的表现远比民事、行政案件中的证据隐蔽得多,对比收集、审查、推断、适用证据的工作更为复杂艰巨,证据关系着罪与非罪,关系着司法公正能否实现,可以说刑事诉讼程序是围绕刑事证据展开的证据问题是法院审判的关键。一 、刑事证据的概念 普遍意义上的证据是指证明的依据, 即用已知的事实,证明未知的事实,已知的事实是证据,未知的事实是证明对象。1 法律意义上的诉讼证据也是用已知事实去证明未知的事实,但又有它自身的特性,特别是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证据,行政诉讼证据有着很大差别。刑事证据证明的是犯罪事实和犯罪人;民事证据证明的是当事人财物侵权事实,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行政诉讼证据证明则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和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性文件。由于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的不同,刑事证据、民事证据、行政证据收集、审查、与判段都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