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都市区规划(2025-2030)概要说明:本规划非官方正式版。欢迎板油拍砖及探讨。一、都市区范围市区(主城区+贾汪区+铜山区)+双沟镇=3126km2二、总体要求——建设大都市区,做强中心城市1、区域协调——承接沿海、联动南北;徐连一体、领衔陇海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战略基地,国家交通运输的主枢纽,带动与辐射周边的发动机,产业提升的推动器;东陇海城镇群的“一区两中心”,徐连一体下的特色引力点,城乡统筹进展的示范区。2、都市区产业引导——传统支柱、特色产业、现代服务、新型产业装备制造业、物流业、化工产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商务金融、会展等)、光电产业。构建三大都市工业带,推动新型工业化:传统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3、中心城市主要职能——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商贸都市、创新基地中心枢纽城市,魅力文化城市,特色旅游城市,低碳产业城市。三、进展方向及规模容量1、进展方向主要进展方向:向东及东南。2、 规模容量考虑到城市规模扩大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增强和相应行政区划的调整,同时主城区工业外移和对接沿海、东陇海线带动的影响,未来徐州都市区除现有进展基础外,在用地进展条件较好的东、东南方向上应该还有较大进展可能。都市区 2030 年总人口规模为 500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规模约 450 人,城市化水平 90%。四、都市区空间进展战略——强核东扩、轴向拓展、特色组团、保育生态五、都市区生态景观结构——一片四楔,多点多廊道一片:微山湖生态空间;四楔:云龙湖、大洞山、吕梁山山水绿楔、西北部生态湿地绿楔;多点:都市区山湖公园;多廊道:水系、交通廊道。六、都市区空间结构——一湖一核、三带三城、轴向组团一湖:微山湖生态区;一核:都市主城;三带:三大工业带;三城:三个新城;轴向:沿交通廊道进展,以公共交通串联;组团:新镇等。七、都市区进展构想1、至 2030 年:团块状核心区+独立组团中心城市城市沿陇海线带状进展,核心区以铁路枢纽为中心形成高度集聚的城市区域;贾汪城区、双沟航空城、陇海新城相对独立进展。周边多个城镇组团环绕。2、至远景年:T 型带状多组团中心城市城市沿陇海线带状进展,形成带状特大组团型中心城市。除西北区域保留部分镇,大部分城镇纳入中心城市建设。八、都市区城乡结构——主城—新城—新镇—新村主城:主城区+铜山;新城:贾汪、陇海、空港;新镇:区域中心镇、新城镇、特色镇、一般镇;新村:略。九、都市区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