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机器人的可行性讨论报告仇德辉一、前言目前的计算机从原理上讲主要是基于逻辑推理式系统,根本不存在情感能力,人工智能也只是逻辑推理能力的体现。让计算机和机器人具有人类式的情感,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进展相比,人工情感技术所取得的进展却是微乎其微,情感始终是横跨在人脑与电脑之间无法愈越的鸿沟。很长时间内,情感机器人只能是科幻小说中的重要素材,很少纳入科学家们的讨论课题之中。然而,科学的进展没有禁区,世界上也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既然我们能够实现一般思维的数字化,必定可以实现情感的数字化;既然能够实施人工智能,就必定能够实施人工情感;既然能够制作智能机器人,就必定能够制作情感机器人。这显然只是个时间问题,而绝对不是可能与不可能、现实与不现实的问题。二、情感机器人产生的历史必定性人类社会经历了第一次浪潮(农业革命)和第二次浪潮(工业革命)之后,正在展开声势浩大的第三次浪潮——信息革命。信息革命主要包括信息生产和信息处理两个方面。在信息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各学科专业的迅速分化和社会生产各行业分工的日趋细化,各种科学技术的大量产生,形成了“信息爆炸”的局面,信息处理方面的进展水平逐步成为信息革命进展的瓶颈,社会在信息处理方面一旦取得重要成果往往会引发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因此计算机技术的进展水平可以看作是信息革命浪潮的中心线索,人工智能(包括人工情感)的进展水平又可以看作是计算机进展的核心内容。1、科学技术进展的迫切需要。今日,科学技术正在步步逼近自然界的各种“极限”,目前超高温、超低温、超真空、超导、超强磁场、彻底失重等讨论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工业革命有力地促进了各独立学科的专业化进展,信息革命促进了各学科朝着综合性、交叉性、极限性、特异性、精确性的方向进展。尽管如此,科学技术对于人脑自身的讨论却举步维艰,虽然人们在生命科学(如生物技术、遗传工程等)上不断取得进展,并在物理层次和生理层次上对于人脑内部结构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但是,对于人脑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特性及其逻辑关系的认识却始终是模糊的。目前,计算机科学的进展经历了算术运算、数学运算、逻辑推理、专家系统和模式识别等五个进展阶段,在人工智能的认知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人工智能的情感领域却收获甚微。情感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情感的智能是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