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日关系友好史话

中日关系友好史话_第1页
1/8
中日关系友好史话_第2页
2/8
中日关系友好史话_第3页
3/8
中日关系友好史话一、中日交流始于汉朝 公元 1 世纪时,班固所著《汉书》在《地理志》中提到“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即指日本南部九州岛上的人民。据《后汉书》记载,公元 57 年(光武帝中元 2 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18 世纪,在九州北部福冈发掘出的金印上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此印收藏在福冈市博物馆),从实物上证明一千九百年以前中国和日本已建立了密切关系。 二、日本遣隋使 589 年,隋王朝统一中国。当时,日本正值圣德太子(574 年至 622 年)摄政。为了加速移植先进的中国文化,圣德太子于公元 7 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从此两国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两国间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07 年,圣德太子任命小野妹子为使节访问隋朝。一般认为,这是日本遣隋使的开始。隋炀帝也于 608 年任命林文郎、斐世清为使节陪送日使回国。据《隋书•东夷传》记载,日本天皇为此新建了宾馆,并派出彩船 30 艘热烈欢迎。隋使进入日本京城时,日本方面派遣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给予了隆重的接待。三、友谊的桥梁——遣唐使 我国唐代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给周围各国以积极影响。据日本史书记载,自 630 年至894 年的二百余年间,共任命遣唐使达 19 次,其中一次是为了迎接日本遣唐使回国,称“迎入唐使”,3 次是为了送还唐朝赴日的使臣,称“送唐客使”,另有两次任命后终止,正式派遣而到达唐朝的共有 13 次。 日本初期派出的遣唐使规模不大,一般每次出动一、二条船,每船约载 120 人。8 世纪后,规模扩大,组织完备,制度也大体固定下来。一般每次五、六百人,分乘四只船前来中国,因此,“四只船”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遣唐使的同义语。遣唐使的官员有大使、副使、判官、录事,其重要任务之一是迎送留学生和学问僧。许多遣唐使、留学生及学问僧的学术和艺术造诣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作为对遣唐使的回聘,唐王朝曾多次向日本派遣使节,密切了相互关系。中国的书籍、货物等也随两国使节大量输入日本。621 年,唐王朝开始发行货币“开元通宝”,通过中国使节和日本遣唐使,被大量带入日本,在北自北海道,南至九州的日本全国曾被大量发现,有数万枚。1970 年 10 月,在中国西安南郊何家村,即唐朝长安城兴化坊原址,出土了五枚贺廓方孔“和同开尔”银币,它是日本元明天皇和铜元年(708 年)仿唐朝“开元通宝”的形状铸造发行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日关系友好史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