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板块自主学习知识课——主干整合·知识再储备一大主题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发展历程。两条主线近现代世界科技文化与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三个角度近现代中外科技发展历程、近现代中外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教育。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阶段(15-16世纪)(1)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为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2)标志:天文学领域的革命。2.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世纪中期)(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2)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3.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1)原因: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标志:电磁学的新成就、道尔顿的原子论、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4.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标志:电的发明与应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二、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推动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这一时期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内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3.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三、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1.16世纪以前,中国独自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具有首创性、全面性、经验性、实用性、连续性与本土化等特点。2.16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来华传教士带来了欧洲的天文学、数学、力学以及火器与钟表制造等技术,但在本质上并未对中国传统科技形成冲击。3.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在西方列强侵略下,先进的中国人重视引进西方科技,如林则徐和魏源、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等,对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冷战形势的影响,中国一度大规模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设备,重点建设国防工业与发展科学技术。后来,坚持自力更生、攻坚克难,在核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及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5.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国科技进入了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过渡的发展阶段,在载人航天、计算机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中国古代科技西方近代科技背景条件封建专制统治;没有形成科学家群体;没有建立新的学科体出现近代资本主义;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系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研究领域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集中于天文学与理论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方法采用实验方法,重点放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影响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第二板块师生共研高考课——高考研究·能力再提升考纲展示考点归纳真题举例考情分析近现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考点1牛顿科技成果与中国传统科技成果的比较考点2文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