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脉络]本专题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及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主要包括两条知识主线: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推动了人类文明演进的进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演变过程。二战后初期,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导致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出现,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一超多强”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第16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条件(1)经济基础①根本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弊端暴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现: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理论来源: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4)个人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2.诞生(1)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意义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②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走向科学。③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巴黎公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背景: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2.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3.革命措施(1)军队方面: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2)政权建设:公社委员会是经普选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3)制度建设: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4)待遇方面: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4.结果:5月21日至28日,经过巴黎公社保卫战即“五月流血周”最后失败。5.失败原因(1)19世纪70年代的生产力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2)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3)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可借鉴的经验。6.意义: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件1.客观(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2)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对内进行压榨,对外推行扩张和瓜分世界的政策。(3)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2.主观(1)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2)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二)过程1.二月革命(1)过程: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转为起义。(2)结果①推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②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四月提纲》(1)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2)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转移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彼得格勒的工人士兵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三)结果1.建立新政权(1)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2)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2.性质: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四)意义1.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