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讲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和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流域示意图及流域相关资料为载体、结合热点材料,综合考查流域地理特征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多为综合题,考查频率高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地形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气候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水文水量居我国首位,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流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大自然资源矿产种类多,尤其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水能水资源丰富,流经三大阶梯,落差大,水能丰富,集中上游地区其他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二、长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概况1.经济发展快,形成了三大经济区:上游以重庆为中心,中游以武汉为中心,下游以上海为中心。2.城市化水平高: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中下游地区城镇密度远高于上游地区。三、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河段区域优势开发方向突出问题整治措施上游地区水能丰富水电开发,西电东送输出基地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建设;封山育林、育灌、育草中游地区平原面积广大(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平原)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洪涝频发退耕还湖,搞好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修建三峡等水利枢纽铁、有色金属丰富形成冶金、机械、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下游平原为主,河湖密鱼米之乡、丝绸之水体(太湖蓝调整并优化产业结地区布,气候暖湿,人口密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藻)、大气质量普遍下降构,淘汰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四、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环境问题和对策1.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对策2.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及治理措施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污染(1)突出问题:水体和大气的质量普遍下降。(2)整治重点及措施重点:综合治理环境污染。措施【深度思考】 什么是梯级开发?提示 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利资源的方式。因自上游至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的利用该河流的水利资源。考点一 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对河流开发利用,要考虑河流的自然背景特点和流域整体性特征。1.水能资源的开发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