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以文字材料、区域图、统计图等呈现信息,考查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考查形式多样,频率较高。一、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成因1.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位置及范围方法技巧 黄土高原位置及范围口诀“北城南岭西日月,东到太行跨七省”(2)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深度思考】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跟着那太阳走,一道道岭,一条条沟……”——《西部放歌》(1)“一道道岭,一条条沟”显示了黄土高原什么样的地貌特点?提示 河谷发育、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这种地貌的形成与黄河有什么关系?提示 黄河及其支流等地表径流的侵蚀、搬运作用而成。2.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二、水土流失的治理1.原则(1)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2)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3)治理与开发相结合→2.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保塬护坡固沟工程措施(见效快)平整土地(修建基本农田)修筑梯田(拦蓄坡面径流)打坝建库(贮水拦沙)生物措施(治根本)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技术措施(是关键)采用喷灌、滴灌技术,选育良种,轮作套种,深耕改土等考点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条件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人为因素(1)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2)过度放牧: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3)过度樵采: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4)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5)战争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6)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