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三角函数的应用(2) 学习目标 1、能准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选择恰当的三角函数模型刻画数据所蕴含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2、体会生活即数学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 P60~ P65,找出疑惑之处)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在一定的时候发生涨落的现象叫潮汐,一般的早潮叫潮,晚潮叫汐.在通常情况下,船在涨潮时驶进航区,靠近船坞,卸货后落潮时返回海洋.常用三角函数去模拟相关函数.二、新课导学※ 探索新知问题 1. 观察下表的数据,作出散点图,观察图形,你认为可以用怎样的函数模型来刻画其中的规律?给出了某港口在某季节每天几个时刻的水深:时刻水 深(m)时刻水 深(m)时刻水 深(m)0:005.09:002.518:005.03:007.512:005.021:002.56:005.015:007.524:005.0问题 2. 根据所得的函数模型,求出整点时的水深。问题 3 一条货船的吃水深度(船底与水面的距离)为 4m,安全条例规定至少要有 1.5m 的安全间隙(船底与海底的距离),该船何时能进入港口?在港口待多久?1问题 4 若船的吃水深度为 4m,安全间隙为 1.5m,该船在 2:00 开始卸货,吃水深度以每小时0.3m 的速度减少,那么该船在什么时候必须停止卸货,将船驶向较深的水域?※ 典型例题例 1:某港口相邻两次高潮发生时间间隔 12h20min,低潮时入口处水的深度为 2.8m,高潮时为 8.4m,一次高潮发生在 10 月 3 日 2:00。(1)若从 10 月 3 日 0:00 开始计算时间,选用一个三角函数来近似描述这个港口的水深 d(m)和时间 t(h)之间的函数关系;(2)求 10 月 5 日 4:00 水的深度;(3)求 10 月 3 日吃水深度为 5m 的轮船能进入港口的时间。例 2. 电流 I(A)随时间 t(s)变化的关系式是,,设,A=5。⑴ 求电流 I 变化的周期和频率;⑵ 当时,求电流 I。⑶ 画出电流 I(A)随时间 t(s)变化的函数图象。※ 动手试试1、课本第 65 页练习2、从高出海面 hm 的小岛 A 处看正东方向有一只船 B,俯角为看正南方向的一船 C 的俯角为,则此时两船间的距离为( ).2A. B. C. D.三、小结反思1、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很重要,实际的取值范围也必须引起注意.2、数学建模的过程应完整清晰,实际应用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三角函数中. 学习评价 ※ 当堂检测(时量:5 分钟 满分:10 分)计分:1、一个单摆如右图,摆角(弧度)作为时间 (秒)的函数满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