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谁还记得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 课前导入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七岁的王戎与许多小孩子一起游玩,其他小孩都争相采摘路边李子,他却不摘的故事。主人公?地点?品读鉴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句意: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们出去游玩。曾经许多小孩子交代主人公的年纪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李子句意:(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竞走:重点文言词语讲解 竞,争,竞争。走,跑,疾行。争着跑过去。现在还指一种体育项目。只有。唯:折枝: 折,读“ zhé” ,树枝被压弯 。唯不一样,诸儿“竞走取之”。王戎则“不动”。这里运用对比手法,用诸儿争先恐后摘李子的行为,突出王戎的冷静睿智。 看到李子树,王戎与诸儿的做法一样吗?句意: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棵李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王戎李子此:重点文言词语讲解指示代词,这,这个。这里指李子。味道苦。与“甜”相对。苦:而: 却,表转折。信然: 信,确实。然,如此,这样。的确如此。 请你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课后第 3 题) 李树长在道旁,如果李子又甜又好吃,人们早就摘下来吃光了。而现在满树都是果子,就说明树上的李子不好吃,是苦李。 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 王戎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并且不盲从他人的孩子。学了本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我们要向王戎学习,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冷静推理的好习惯。这样处理问题就可以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王戎不取道旁李道旁李多经过结果苦李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板书设计起因诸儿王戎竞走取之不动 本文写王戎小时候和朋友去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