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立项可行性报告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立项可行性报告_第1页
1/12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立项可行性报告_第2页
2/12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立项可行性报告_第3页
3/12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讨论与应用摘要:本讨论主要描述以秸秆为主要原料,采纳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标准化发酵饲料厂转化为发酵饲料,实现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及实践效果,可使目前养殖业的饲料成本降低 30%以上,并生产出高品质的畜产品,也是是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一、秸秆发酵饲料标准化生产技术讨论的必要性1.国内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概况、进展趋势及存在问题1.1 国内外秸秆生物发酵饲料概况世界上最丰富的多糖物质是纤维素,全球天然纤维素年产量在 100~500 亿 t 左右(冀凤杰,2025)。我国的纤维素资源极为丰富,每年秸秆产量在 5.7 亿 t,占世界秸秆总产量的 20%~30%,稻草、小麦秸和玉米秸是我国三大农作物秸秆,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秸秆。现阶段我国每年粮食需求量约为 5.2 亿 t,粮食总产量 4.9 亿 t(王建华等,2001),供需间还有缺口,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畜共粮、粮饲不分,面临着粮饲供需矛盾的双重压力。据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预测,到 2025 年、2025 年,全国能量饲料资源缺口分别为 4300 万 t 和 8300 万 t,蛋白质饲料缺口分别为 3800 万 t 和 4800 万 t(卢良恕等,1995)。然而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非竞争性资源,在我国用作饲料的不足 10%(冀凤杰,2025)。假如能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将成为缓解当今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环境”三大危机,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进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秸秆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可利用矿物质含量低,畜禽消化率低,适口性差,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在饲喂动物时必须进行预处理。纵观秸秆饲料工业的进展,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青贮、氨化及目前正在兴起的生物发酵处理。1.2 秸秆发酵饲料国内外进展水平及进展趋势农作物秸秆在自然条件下是一种劣质饲料,其特点是: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品质不佳;粗纤维含量高,其中不易被家畜消化的木质素含量较高,有些秸秆质地粗硬,适口性差,采食率极低。提高秸秆饲用价值的实质,就是在以秸秆为日粮基础成分的情况下为瘤胃微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适宜条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及改进日粮搭配。我国目前主要实行秸秆青贮和秸秆氨化两项成熟的技术处理秸秆。由于秸秆青贮受季节限制,饲料中有益菌群单一,蛋白质含量低,而且因为酸度较低,在取料时很容易造成“二次发酵”,即霉菌感染,使外层青贮料发黑、发霉,不能喂牲畜而浪费掉;同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秸秆发酵饲料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立项可行性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