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1.1 数控系统的进展简史1946 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他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奠定了基础。半个世纪以来,以计算机为主导和核心的信息技术,既通过电视,现代通信等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还促进生产力飞速向前进展。六年后,即在 1952 年,网络化被用到了数控系统上。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网络技术及制造技术得到了很大进展,在整个机械制造业是一项很大的技术进步。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机床发生了飞速的进展。1952—1970 年是数控阶段的进展。由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还不成熟,不能够满足机床的实时控制。专家们就利用数字电路组成的计算机作为当时的数控系统,在当时被称为数控。在这里数控系统发生了三个时代的变化:即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和小部分的集成时代。这一阶段数控系统还是起步阶段,总的进展还比较缓慢。1970 年至今被称为计算机数控阶段。当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成本比以前的要低,可靠性比以前的要高。1971 年美国的 INTEL 公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纳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在一块电路上,制成了微处理器。 1974 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到 1990 年个人计算机的功能已得到很快的进展,使得他成为数控系统的最主要部件,数控系统从这以后就进入 PC 机的时代。在这个阶段数控系统也发生了三个时代的变化,1970 年是“小型计算机”时代;1974 年是“微处理器”时代;1990 年是“基于 PC 机的时代。这一阶段数控系统得到了飞速的进展,也大规模的得到使用。我国从 1958 年起,开始了对数控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但当时的进展比较缓慢,水平也比较低。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数控技术逐步得到了进展。到 1979 年,我国数控水平大致达到了发达国家 60 年代后期的水平。从 80 年代开始,我国实行了新的进展方针,临时引进国外的数控装置和伺服驱动系统,满足国产机配套的要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 1999 年以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数控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目前我国的国产数控系统主要为经济型,高档数控市场的 95%仍被国外占据。总之,由于网络化技术的进展,使得智能数控系统开始得到进展,他打破了以前各数控厂家采纳互不兼容的专用系统的进展模式,提供了开放式的基础,是升级换代及系统的维护变得非常的灵活方便,也使得数控系统的使用率和加工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