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8* 蝴蝶的家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深入思考和感悟,体会中华文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语言运用: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思维能力: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类,并尝试解决。审美创造: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是与自然、科技有关的科普类文章,它们共同指向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因此,教师要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习惯。关注表达方式:这是一篇言辞优美得散文,以问题为线索,思考蝴蝶的家在哪里,以“雨天蝴蝶躲藏在哪里”贯穿全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具有的善于思考、长于观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关注相关名词: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中国有 1200 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 28~30 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蝴蝶和蛾类的主要区别是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教学目标】1.认识“避、撼”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雀”。2.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分类。能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学重点】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分类。能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预学单、共学单【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 2)过渡:今天,我们尝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提问方法学习一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希望同学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出示课件 3)(板书课题:蝴蝶的家)学生齐读课题。二、运用方法,提出问题1.初读课文,检测字词。教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注意生字和新词,一会儿我们来交流。(出示课件 4)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词语:(出示课件 5) 躲避 震撼 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