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学校“双减”工作阶段总结为了深化贯彻国家“双减”精神和“五项管理”规定,切实减轻学生 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我校仔细学习领悟文件精神, 全面准确把握“双减”要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双减” 政策在学校落地扎根。一、扩大舆论宣传,明确方向在开学初老师大会上,学校校长首先阐述了教育部出台“双减”政策 的重要意义,强调“双减”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进展,着力于强化学生基 础知识的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培育,培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生 综合素养。老师们要结合学校的优势,集思广益,把“双减”工作扎实落 实下去。学校也随即召开全校年级组长、各学科科组长,强化“双减”精神, 共同商讨具体措施。教导处主任会上强调“双减”背后实际是让我们老师 做好“加法”,需要全体老师优化课堂,仔细备课,深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创新“作业类型方式”以及“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德育处、学科组制定相关方案,每周推出文明礼仪、习惯养成、 劳动教育、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等周末实践作业,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 的目标。二、自查自纠,找准突出问题依托“师德专题警示教育大会”,找准找实课业负担突出问题。对比学 习内容,从作息时间、考试评价管理、课程开设、体育锻炼、课堂有效教 学、有偿家教、教辅资料等方面查找课业负担问题具体表现,注重从学生、 家长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中查摆突出问题,对比“双减”有关 规定进行自查自纠,明确“双减”努力方向。三、优化教学管理,提质增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实效,是“双减” 的核心。为实现教学减量提质,各学科组充分利用组内教研和集体备课时 间,大处示范、小处着手,找准单元重难点,研讨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提 升课堂教学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促进新老师快速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继续 开展“青蓝工程”,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的辐射作用,整合优秀教育 资源,努力提升老师业务能力,进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落实作业指导,法律规范作业管理学生书面作业尽量通过课后延时在学校完成,老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指 导。根据我校教学常规相关制度要求,老师批改作业要仔细及时,有等级, 有批改日期,并常常性给每一位学生书写赏识性评语;作业批改之后,要 督促学生自己订正、修改(要求学生写课题);全批全改,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