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活动单(11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课题 4 溶液【复习目标】1.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含义;2.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及其转化关系;3.理解溶解度的含义;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4.了解物质的结晶,混合物的分离、过滤、结晶。【活动方案】活动一、回顾溶液的组成1. 了解有关溶液的一些基本概念。 要求:A~G 题推断对错(用“√”或“×”),H 写出方法。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 ( )B.冰投到水里,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 ) C.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植物油是溶质,水是溶剂。 ( )D.食盐水和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 ) E.1 毫升酒精与 10 毫升水混合可得到 11 毫升酒精溶液。 ( )F.乳化剂能促使原本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物质互溶,从而形成溶液。 ( )G.NaOH 固体溶于水时,因水合过程中吸收热量小于扩散过程中放出热量,而溶解放热。 ( )H.厨房里有体积相同的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较浓的食盐水,请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2. 理解溶液的分类及其转化关系。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向四个烧杯中加入KNO3,且所加固体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1)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C 溶液比 D 溶液 (浓或稀)。C 溶液与 B 溶液相比呢?(3)对一定是饱和溶液的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 。(4)在一定温度下,在A、B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B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A中固体______(填“有”或“没有”)完全溶解。3.点击中考。(1)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水锈 D.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有助于洗去衣服上的血渍(2)现有一杯 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量硝酸钾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升温到 60℃ D.加入一定量的水活动二、了解溶解度及其曲线的应用 1.固体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20℃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g, 含义: 。(2)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