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组成的表示式 3》教学设计(5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3.4 物质组成的表示式第三课时课标依据: 能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分为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三部分,这节课的内容是第三部分"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其涵盖了三种最基本的计算即根据化学式①求相对分子质量②求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③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这些内容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为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化学式的含义有了初步认识,因此能够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分子的相对质量,但是本届学生计算能力较差的同学较多,会有畏难情绪,而且将化学中的计算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更是为难。因此本节课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搭建好过渡的阶梯。三、教学目标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2.通过自学、练习等形式体验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这一虚假广告,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五、教法学法 1.教法上为了促进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制造性,用"点拨引导法"和"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合作、沟通等学习形式,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2.学法上采纳"学、探、议、练"的方式,层层深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议、练"及时纠正,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导和培育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铁、硝酸铵、碳酸钠、氢氧化钙四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听写复习旧知,为化学式计算做准备导入新课 播放碳酸氢铵广告 同学们对这则广告的真实性产生过怀疑吗?信任通过今日的学习会对这则广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思考、沟通。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新课探究板:三、关于化学式的计算设问:水有质量吗?水由那种微粒构成?原子由质量吗?国际上如何表示原子的质量?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