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动机及其防范对策”公司财务论文文章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以及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等,说明即使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上市公司仍然可能存在财务报告粉饰行为,最后提出了一些防范财务报告粉饰行为的对策。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动机;防范对策 0 引言财务报告粉饰…摘要:本文概述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机会主义动机、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以及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等,说明即使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上市公司仍然可能存在财务报告粉饰行为,最后提出了一些防范财务报告粉饰行为的对策。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动机;防范对策0 引言财务报告粉饰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极大危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以及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因而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各国政府、学界均将其作为讨论的重点。以往的讨论侧重于证实这一问题的存在,分析其表现形式,普遍将财务报告粉饰视为机会主义行为,近期的讨论发现了财务报告粉饰的其他一些动机,比较典型的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以及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等,这些讨论发现为我们防范财务报告粉饰行为提供了基础。本文在概述财务报告粉饰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对策。1 机会主义动机机会主义动机是指管理当局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实行各种手段,有目的、有策略地对信息加以筛选和歪曲,不惜损害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财务报告粉饰机会主义动机具体目的的不同又可以进一步细分。1.1 以误导资本市场为目的的机会主义动机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仅靠所有者投入的资金使不够的,还需要从银行猎取贷款或取得往来单位的商业信用;而债权人从风险的角度考虑,不会对资信状况不好、偿债能力较差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贷款。因此,处于这种状况又急需贷款的公司,不得不对其财务报告进行粉饰,应付这些金融机构,自然会产生操纵会计信息、粉饰财务报告从而欺骗投资者的动机。此外,为了在资本市场上募集更多的资金,公司也存在虚拟利润,炒作股票,人为抬高每股收益的倾向。我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达到 10%(且每年不低于 6%)是取得配股资格的主要条件,因而,为了取得配股资格,在二级市场上猎取低成本资金,上司公司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