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制造适合学生的教育(5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要制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 学生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例来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到底是教育应适合学生的进展,还是教育来选择学生,取决于人们对教育观的认识。 以捷克的夸美纽斯和法国的卢梭为代表的教育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夸美纽斯从培育和谐进展的人这一要求出发,尖锐批判了旧学校的种种弊病,认为它只以无用的死的文字材料填塞学生的头脑,而不重视认识实际事物;它只靠死记硬背让学生记住许多没有价值的结论,而不是通过观察与思考学习有益的知识。这就造成了学习时间与学生精力的极大浪费。加之方法不当,纪律严酷,“以致学校变成了学生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夸美纽斯认为这样的学校是违反自然的;改革这种学校教育,必须在各方面遵循自然,这就是贯串在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的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以儿童为中心的原则。卢梭也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学生的特点,根据传统与偏见强制学生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的教育,干涉或限制学生的自由进展。卢梭否认先天观念和先天道德,认为人们生而所缺乏、又是成年之后所需要的一切,都是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来自周围的人们和来自外界的事物。他说:“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进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委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他认为,只有当这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又能圆满地配合时,学生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因此,他要求后两种教育必须与人们无法控制的“自然的教育”配合起来,也就是与学生天性的自然进展一致起来,根据学生自然进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除上述两位代表人物外,美国的杜威也主张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 而英国的洛克依据培根关于人的知识来源于人对客观事实的经验、感觉,是认识的源泉等唯物观点,在《人类理解论》中响亮地提出他的著名的“白板”论,指出:“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如同一块白板,理发与知识都从经验而来。他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知识到底来源于经验。”他坚持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