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3 梅兰芳蓄须【教案】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3 梅兰芳蓄须【教案】_第1页
1/7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3 梅兰芳蓄须【教案】_第2页
2/7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3 梅兰芳蓄须【教案】_第3页
3/7
23* 梅兰芳蓄须 教学目标1.认识“蓄、迫”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宁、要”。2.能说清楚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教学重难点能说清楚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梅兰芳京剧选段的视频。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板块一 播放视频,认识人物1.教师导入,播放视频。(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的视频)2.简介京剧,引出人物。这就是京剧,它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用京胡、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2010 年 11 月 16 日,京剧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闻名世界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课件出示梅兰芳旦角剧照)3.学生交流对梅兰芳的了解,教师补充。(1)学生交流梅兰芳的生平、主要作品、主要事迹等,教师相机补充。(2)课件出示人物简介。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出身京剧世家。10 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霸王别姬》等。4.引入课文题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这位京剧大师的民族气节。(板书课题)学习梅兰芳,就不得不提京剧,因为京剧艺术是梅兰芳毕生孜孜追求的理想所在。上课伊始,播放梅兰芳表演的京剧视频,交流、补充梅兰芳的资料,既让学生感受一代大师的艺术魅力,又将旦角的形象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后面理解“蓄须”作铺垫,为感受梅兰芳宁可荒废艺术生命也不愿为日本人演出的崇高民族气节埋下了伏笔。板块二 读题质疑,理解“蓄须”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预设:(1)“蓄须”是什么意思?(2)梅兰芳表演戏曲与他的胡须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用拆词法理解“蓄须”。蓄:保存。须:胡须。蓄须:积蓄胡须,即留胡须。3.理解“蓄须”和表演戏曲的关系。(1)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刚才的视频中,梅兰芳表演戏曲时的样子吗?联系资料,说一说梅兰芳“蓄须”和表演戏曲有什么关系。(2)交流、明确:梅兰芳在戏台上扮演的多是旦角,而旦角指的是女性角色,所以他一旦蓄须,就不能表演相应角色了。(3)照片对比,进一步感受“蓄须”就不能演戏。在梅兰芳剧照的右边出示课文插图梅兰芳蓄须的照片,对比感受。4.过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4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3 梅兰芳蓄须【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