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旅游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讨论(20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及讨论意义1.选题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关系经历了一段蜜月期,经济贸易方面的往来愈加密切,两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也随之快速进展,尤其到了 2025 年,日本开放对大陆的旅游签证,两国旅客来往人次迎来历史性的高峰,旅游贸易进出口也是水涨船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以及中日两国经济文化沟通的更加密切,2025 至 2025 年中国赴日旅游人数不断增长,2025 和 2025 年中国赴日旅游总人次平均增长率高达 102%,2025 年达到 470 万人次。另一方面,日原来华游客持续下滑,从 2025 年的 373.12 万人次持续下降到 2025 年为 271.76 万人次。2025 至 2025 年,中日两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近 45%。尤其在2025 年后,中国由净出口方转变为净进口方,且逆差进一拉大。除了中国国民的收入增长,两国经济文化沟通碰撞加深,使得国民更同意出国旅行外,日本商品的优质与购物体验的舒适都是大陆游客选择前往日本旅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去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马桶、电饭煲等都是中国游客“赴日游”大热的重要体现。两国之间此消彼长的态势一步步拉大中国对日旅游服务贸易的逆差。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中日两国地缘临近且文化历史存在共通之处,同时,两国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以及我国国民消费水平提高,两国经济进展水平的一步步接近,都使得中国和日本在旅游服务贸易方面成为主要的贸易伙伴。2.讨论意义旅游服务贸易作为主要的传统服务贸易,由于其对旅游资源以及配套设施等硬件方面的特别要求,各国国际旅游贸易的地位比较固定,但随着全球文化的沟通融合,以及国民收入的上升,旅客们更加注重旅行中的体验和消费,也是的旅游服务贸易出现了很大的进展变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因此认为资源禀赋和偏好差异大的国家越容易产生国际贸易。但是上世纪 60 年代以后,世界贸易中的绝大部分是发生在主要的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反而不断下降。因此出现了新国际贸易理论贸易理论,该理论体系的主要观点认为,除资源差异外,可以降低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带来,满足各国多样性的产品消费需求,因此也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一大原因。但是前对于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