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郦道元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领会课文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养成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以壮丽的景色闻名中外。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 204 公里,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山高峰秀、壁陡峡窄、水曲回环。三峡最早写三峡的文学作品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乘鄂 [è] 渚 [zhǔ] 而反顾兮,欸 [ǎi] 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 [yòu] 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 [xiàn] 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 《九章 · 涉江》可悲啊,楚国没人了解我,明早我就要渡过长江和湘水了。在鄂渚登岸,回头遥望国都,对着秋冬的寒风叹息。让我的马慢慢地走上山岗,让我的车来到方林。坐着船沿着沅水向上游前进啊 ! 船夫们一齐摇桨划船。船缓慢地不肯行进啊,老是停留在回旋的水流里。战国时期 屈原屈原故里——秭归三峡最早写三峡的文学作品 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 :“ 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 :“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 《高唐赋》 从前,先王曾到高唐来游猎,有一天,他感到困倦了,白天就在那里睡着了。梦见一位妇人对他说:“我是巫山之女,在高唐作客,听说您到高唐来游猎,我愿意为您铺好枕头和席子。”于是先王就和她同寝。她辞别时对先王说:“我在巫山的南面,高山的险要处,清晨是云,傍晚是雨,每天早晚,生活在高唐之下。”第二天早晨,先王起来一看,果然像她所说的那样。于是就为她建造庙宇,称为“朝云”。战国时期 宋玉巫山神女峰三峡最早写三峡的文学作品 西晋 左思 经三峡之峥嵘,蹑五屼 [wù ] 之蹇 [jiǎn] 浐 [chǎn ] —— 《蜀都赋》月下三峡 “ 三峡”一词,最早见于西晋左思的《三都赋》之《蜀都赋》,其文有此句。三峡最早写三峡的文学作品 东晋 袁山松 自西陵溯江西北行三十里入峡口,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