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为扎实推动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根 据《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进展思想,坚持农业农 村优先进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顺应农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 以改善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更加注重规划引领、示范先行、整体跃 升,更加注重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力量集中,既尽力而为又量力 而行,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奋力谱写全面建设 现代化新精彩篇章奠定坚实基础。(二)工作原则——尊重规律、稳扎稳打。顺应乡村进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科 学统筹村庄布局,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 力和足够的历史耐心,蹄疾步稳、从容建设。树立正确政绩观,把 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承受的基础之上,不图 虚名、不务虚功,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出实招、求实效,严格规 范村庄撤并,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搞破旧立新的大修大改, 防止超越进展阶段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防止刮风搞运动, 牢牢守住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底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循序渐进,更加注重乡村建设 同地方经济进展水平相适应、同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结合农民 群众实际需要,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 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保证基本功能、解决突出问题,不搞齐步 走、不作“一刀切”,避开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防 止“大手笔”沦为“大败笔”。——注重保护、体现特色。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 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杜绝“千村一面”的审美疲劳, 注重体现乡土特色和田园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防 止机械照搬城镇建设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政府引导、农民参加。做到服务不包办、支持不越位,突 出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组织带动 农民建设家乡,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管、 共评、共享的合作机制,不搞大包大揽、强迫命令,不代替农民选 择,严禁随意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违反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建管并重,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