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常识点滴书法艺术浅释临帖“五要”书法作品的欣赏书、画、印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学”及“美”与“丑”书法艺术浅释刘芳芜书法是通过书写汉字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与中国绘画同源。二者相辅相成。书法创作的基本功和技法主要有:笔法、墨法、章法等。笔法是指笔触的变化与方法,包括起笔、收笔、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方笔、圆笔、转折、提按、疾涩等;墨法是指墨色的浓淡枯湿变化规则,一般可分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渴墨、涨墨等;章法是指书法作品的整体构图,也称“布白”,其基本要求是知黑守白、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姿、有节奏韵律感。书法作品中的书体主要包括篆书、隶书、真书、行书、草书等。篆书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甲骨文、大篆、小篆三类;隶书上承篆籀,下启行草,主要包括秦隶、汉隶、汉简、清隶四类;真书原称“今隶”、“楷书”、“正书”(现一般理解为楷书),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一般分为魏碑、唐楷、小楷等;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近楷者称为“行楷”,近草者称为“行草”;草书一般分为章草、行草、今草(小草)、狂草(大草),因行草介于行书与小草之间,故常附于今草之中。书法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汉字之上的。它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从一个重要方面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书法的历史进展过程,是汉字书写在有用原则下不断美化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是有用进化为美、统一于美的过程,是美的因素不断充实升华的艺术化过程。纵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诸书体的进展演变过程,无一不打上中华文明进展的历史烙印。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书法的进展过程是中国文明进化过程和文化进展过程的一个缩影。著名学者熊秉明先生称“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是很有道理的。书法是情感的表现。它不仅能流露出书家一时的喜怒哀乐,还能体现书家的精神、气质、性格、修养等等。所谓“书为心画”、“书如其人”,就是指书法反 映书家的精神面貌。与书法紧密相关的“文房四宝”、诗词歌赋、哲言禅语,以及书法作品体现出的曲直纤回、浓淡枯湿、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等,实际上也是东方文化、中国哲学、华夏民族精神气质的象征。临帖“五要”吕进成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程如何是取得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临帖。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书及教学经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