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总复习重点)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概论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讨论的特点:(P2-3)概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主要从微观角度观察和讨论企业人力资源诸现象和过程的数量表现与数量关系。特点可归纳为: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讨论的数量特征;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讨论的关联与动态特征;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讨论的提示规律性特征。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讨论的范围:(P4-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讨论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人力资源配置、使用及其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再生产的过程。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指标体系:(P6-8)共十个方面,包括了教材第二章至第十一章内容。(论述)1、企业人力资源数量与素养统计;2、企业人力资源的生活日分配统计;3、劳动环境与劳动保护统计;4、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5、劳动定额统计;6、劳动酬劳统计;7、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统计;8、企业人力资源费用统计;9、劳动关系统计;10、企业社会保险统计。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作用:(P9-11)(多选,论述)1、为编制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并检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贯彻实施情况;2、为节约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效益服务;3、发挥企业管理的重要助手作用;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是劳动者参加管理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力工具;5、为各级政府制定劳动政策奠定基础,并监测劳动政策的执行;6、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理论的进展。 第二章: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统计一、企业人力资源的核算原则:(P14-15)1、对于原有人员,依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核算;2、对于新招用的人员,从其到企业报到之日起,无论是否发付当月工资,均应统计为本企业人员;3、对于外企业调入的人员,由起薪之日起,统计为本企业人员。二、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计算,可以采纳时间性质不同的指标表示,即时点指标和平均指标。(P15)需清楚这两个指标的统计方式。三、企业人力资源素养的概念:(P32)企业人力资源是指人在劳动中运用劳动能力综合水平的高低程度。它包括个体素养和整体素养两个方面。个体素养指单个人员的体力、智力、健康状况、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劳动积极性、能力等状况。四、企业人力资源素养指标体系:(P35)(论述、多选)1、体能综合指标(形态指标、机能指标);2、智力水平;(目前的测验量表比较有代表性、影响较大的有《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