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语文园地八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对书法作品有基本的欣赏能力。语言运用:能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思维能力:回顾、梳理并运用之前学过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审美创造: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对民族精神和中国脊梁有自己的了解。【课前解析】关注结构:“交流平台”引导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在阅读的时候如何着手理解内容。“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发现文章拟题的不同方法。“书写提示”展示了柳公权《玄秘塔碑》两张局部图片。“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出自鲁迅作品的名句,与单元主题密切关联。关注描写:通过想象写话,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词语,并准确运用。【教学目标】1.总结、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3.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4.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玄秘塔碑》,了解其楷书特点。5.积累鲁迅的名言,感受其精神品质。【教学重点】1.总结、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2.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教学难点】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一段话。【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学习“日积月累”1.(出示课件 3)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鲁迅,“日积月累”中还有四句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 4—5)2.基于理解,积累名言(1)理解名言(出示课件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出示课件 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就有实现的可能。(出示课件 8)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学界的三魂》“民魂”指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爱国主义等。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与中华民族是一体的。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就是民族魂。只有民族魂发扬起来,民族才能站立起来,国家才能发展。(出示课件 9)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国的脊梁”指为了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