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探讨与实践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企业生产规模日趋庞大,生产形式也越来越复杂,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变得复杂和较难预测,这就要求企业在求进展的同时,更应重视安全生产,使安全管理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采纳本质安全的思路进行安全管理,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1 本质安全概念及本质安全型企业1.1 本质安全概念 “本质安全”源于人们对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当中的认可和启发。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机器、设备等物的方面能够自动防止操作失误,预防事故,即使发生失误或操作不当等不安全行为,也能保障人身、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广义的本质安全是指包括“人-机-环境-管理”这一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系统完备性、可靠性,,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是生产过程当中诸多要素的最佳集合。1.2 本质安全型企业 本质安全型企业,是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内部的人、物、系统、制度达到安全和谐统一,从而使各类事故降到最低,最终实现企业零事故的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在正常的生产建设过程当中,无人员损害、设备设施损坏事故或事件的发生。具体特征有: (1)人的本质安全。即工作人员能自觉执行安全操作章程,杜绝“三违”,实现作业过程当中的个体本质安全。 (2)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即设备系统在运转过程当中,始终保持运转情况稳定,无异常、无误动,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无任何意外等不安全事件发生,实现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 (3)环境的本质安全。即环境良好,符合国家、行业等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无危及工作人员安全健康的隐患,能满足日常性工作的需要,实现环境的本质安全。 (4)制度法律规范、管理科学。即安全保障、监督体系健全,各岗位、各部门安全责任制健全完善并得到有效落实,安全管理机制法律规范运转,无管理盲点、无误区和无漏洞,实现管理的本质安全。2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基本途径 基于本质安全相关理论和企业本质安全化实践的经验,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可遵循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养,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增强设备可靠性,消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通过改善作业现场环境,加强劳动保护,消除作业过程当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