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工生产装置检修作业安全措施

化工生产装置检修作业安全措施_第1页
1/9
化工生产装置检修作业安全措施_第2页
2/9
化工生产装置检修作业安全措施_第3页
3/9
化工生产装置检测、修理作业安全措施在化工生产装置检测、修理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假如作业人员没有能够充分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防范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在工作中产生某种失误,造成事故的发生。有关数据表明,在化工企业生产、检测、修理过程当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于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 88%,由于工作中的不安全条件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 10%,其余 2%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著名的冰山安全理论指出:所发生的事故中,人员死亡事故、严重损害(致残)事故、损失工作日事件、轻微损害事件、不安全行为事件在事故总数中占有的比例约为 1:30:300:3000:30000。从事故等级最高的“死亡事故”起,自上而下按比例排列,其组合形状近似于金字塔。故又冰山安全理论称为“金字塔理论”。该理论同时指出:将“金字塔”的底边向里收缩时,“金字塔”将会随之缩小。当新“金字塔”的塔顶低于原“金字塔”中“严重损害(致残)事故”线下时,新“金字塔”中只剩下“损失工作日事件、轻微损害事件、不安全行为事件”。即:将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次数降低到某一个程度时,“严重损害(致残)事故”等级以上的事故的发生的可能性趋近于零。美国杜邦公司提出的“所有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避开的”安全管理理论与冰山安全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效。杜邦公司制定了一整套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实施体系,有效地控制了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使其在长达 100 年的时间、全球 135 个生产和加工设施中没有发生过一起“严重损害(致残)事故”等级以上的事故。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认为了落实有效防范措施,杜绝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检测、修理的基本保障。在此,对化工生产装置区内 6 种典型的检测、修理作业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安全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归类。1. 腐蚀性介质检测、修理作业1.1 作业风险 泄漏的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肢体、衣物、工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对环境造成污染。1.2 安全措施 (1)检测、修理作业前,必须联系工艺人员把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排净、置焕、冲洗,分析合格,办理《作业许可证》。 (2)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劳保用品,熟知工作内容,尤其是相关部门签署的意见。 (3)低洼处检测、修理,场地内不得有积聚的腐蚀性液体,以防作业时滑倒伤人。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化工生产装置检修作业安全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