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一、医院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与预防知识培训,为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二、医务人员上班应衣帽洁净、操作时戴罩;进入手术室、产房应换专用鞋;不得穿工作衣随意出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标准预防,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法律规范》。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同类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别感染病人应单间隔离。日常工作中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实行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 部《医务人员手卫生法律规范》。五、治疗室应分清洁区、污染区,标识清楚,医务人员进入时应戴罩、帽子;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 2h,各种溶酶不得超过 24h,并注明开启时间。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 次(也可使用一次性小包装消毒液,使用时间为 天)。开放式的储槽不应用于灭菌物品的包装,置于储槽中的灭菌物品必须使用小包装。六、 医务人员应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无菌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的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七、根据物品性能选用消毒灭菌方法。耐高温、耐湿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可选用低温灭菌;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洁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特别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洁净,再消毒或灭菌。八、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九、病人使用的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湿化瓶里应加灭菌水,每日更换。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等可拆卸部分应每周更换 次。十、体温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压计袖带应保持清洁,如有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清洗,并用含有效氯 mg/l 消毒剂浸泡消毒。十一、普通病区的物品表面、地面无污染时,需采纳湿式清洁。当受到污染时先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擦拭布巾、拖布按要求清洗、消毒,干燥备用。特别科室如手术室、产房、腔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用含有效氯 mg/l 消毒剂湿拖或湿擦,遇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