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评林毅夫与杨小凯争论

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评林毅夫与杨小凯争论_第1页
1/24
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评林毅夫与杨小凯争论_第2页
2/24
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评林毅夫与杨小凯争论_第3页
3/24
后发劣势 VS 后发优势——评林毅夫与杨小凯争论 中国经济与社会建制演化到目前的格局中,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数年的连续增长。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的关注,使有学术和社会使命感的经济学家们自然反思我们现有的市场机制和政治体制与未来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 在近两年世界经济的低迷中,中国经济一支独秀。可是,就在中国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歌舞升平之中,澳大利亚莫纳斯大学的杨小凯教授却警钟长鸣:"注意中国社会的后发劣势!"在两年前在北京的一次讲演中,基于西方经济学家沃森的"后发者劣势"理论和"对后来者的诅咒"概念,小凯提请人们注意未来中国社会经济进展中的"后发劣势"问题。这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一定反响。小凯的核心意思是,由于落后国家进展比较晚,自然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但是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这使得落后国家在没有一个良序制度条件下,单凭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模式的简单模仿,难能取得发达国家在一定制度下才能取得的经济成就。小凯还特别指出,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改革制度总是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小凯认为,即使落后国家单凭技术模仿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进展,但可能会给长期的进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导致长期进展的失败。小凯还专门列举了中国忽视制度建设所带来的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呼吁中国政府在从事经济改革的同时,尽快开始以宪政民主为目标的制度性建设。 细读小凯的见解,可以看出,他并没有简单否定进展中国家可以运用较低的成本摹仿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后发者优势",而只是指出,人们不能只是单纯满足于技术摹仿而忽略制度建设。否则的话,短期的快速增长会为长期的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埋下祸根。 针对杨小凯的独到见解,林毅夫教授最近撰文,对小凯的中国制度方面的后发劣势说提出了全面商榷。毅夫指出,进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进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个技术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进展中国家的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进展得更快。这就构成了所谓的"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中国是一个进展中国家,因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后发优势是毋庸置疑的。毅夫进一步指出,以私人所有权为基础、以自由民主为本质的宪政民主体制,既不是经济进展的充分条件,甚至也不是经济进展的必要条件,同时这也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 针对小凯的"后发劣势"说,毅夫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制度先行是否是经济进展的必要条件?制度先行是不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评林毅夫与杨小凯争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