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享计划(Profit-Sharinpian )是指企业为了鼓舞员工参加企 业管理,体现员工企业主人翁精神而依据员工所在岗位价值、潜在贡 献及历史贡献、工作业绩等而额外给予员工一部分公司利润的企业整 体激励计划。英国讨论人员就员工对分享计划的态度及利润分享计划对企业 的作用专门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员工对利润分享计划高度赞同, 不赞同者仅为参加调研人数的 8%,同时实施利润分享企业的各项经 济指标都比非利润分享企业好一些。总的来讲,利润分享计划主要功 用如下:。激发员工工作动机与士气。降低企业的管理监督成本。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利润分享须把握的三个维度对于利润的分配,通常需要把握三个维度,即总利润分配、个人利润分配以及利润的发放。总利润分配固定比例法:是指将企业实际目标达成情况与预先设定目标情况 进行对比,进而确定相对固定利润分享总额提取比例(如利润提取比 例为当年净利润总额的 5%)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的特点主要是, 只要企业取得利润,便可提取相对固定比例的利润作为员工利润分享 的基数,操作方便简单,但难以制定合理的比例。分段比例法:是指将企业实际目标达成情况与预先设定目标进行 对比,并根据对比情况选择相应利润总额提取比例(如 3 万元以 内的利润,3%用于利润分享;超过 3 万的利润,6%用于利润分享) 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通常实行分段提取利润的方式,且完成目标值 越大,提取比例越高,因此能有效激励员工为超额完成利润目标而努 力,但为此企业需要付出较高的人工成本。获利界限法:是指预先规定企业目标完成最低标准,然后将企业 实际目标完成情况与其进行对比,只有在公司利润超过事先定好的最 低标准并且低于最高标准的时候才进行一定比例的利润分享。这种方 式能够有效保证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合理控制企业人工成本,但需要 有娴熟的理论及实操经验,操作程序较为复杂。个人利润分配岗位贡献法:是一种系统地测定参加利润分享的岗位在企业整体 组织结构中价值的方法。通过岗位价值测评,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了 解到利润分享岗位在企业的价值所在,进而推断出岗位对企业的贡献 并决定其利润分享额度。市场上有很多关于岗位价值评价的方法,譬 如:太和的六因素法,美世IPE 系统四因素法,翰威特的六因素法等 可供我们借鉴。个人贡献法:是一种系统地测定参加利润分享的个人对企业的历 史贡献、未来潜在贡献等的方法。通过个人贡献测评,我们可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