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定义: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 PaO2 降低或伴有 PaCO2 增高的病理过程。诊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PaCO2 低于 60mmHg,伴有或不伴有 PaCO2 高于 50mmHg。血气的特点:1、正常人 PaO2 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降低,与运动和海拔高度有关系2、PaCO2 极少受年龄影响,正常范围为 35-45mmHg。3、PaO2 低于 60mmHg 不一定是呼吸衰竭。4、老年人的 PaCO2 比年轻人低是因为通气/血流比例不平衡的肺泡多。5、由于 PaCO2 弥散快,所以 PaCO2 与 PACO2 通常是相等的。根据 PaCO2 是否升高,可将呼吸衰竭分为低氧血症型(I 型)和伴有低氧血症的高碳酸血症型(II 型)。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通气性和换气性。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根据发病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一、病因和发病机制肺通气或(和)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的结果。(一)肺通气障碍包括限制性和堵塞性通气不足。※ 限制性通气不足:指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原因多种。※ 堵塞性通气不足:指气道狭窄或堵塞所致的通气障碍。1、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气道内径。2、生理情况下,气道阻力 80%以上在直径大于 2mm 的支气管与气管,不足 20%位于直径小于 2mm 的外周小气道。3、气道堵塞分为中央性和外周性(1)中央性:气管分叉处以上的气道堵塞。 堵塞位于胸外(声带麻痹、炎症、水肿等)----吸气性呼吸困难。 堵塞位于胸内----呼气性呼吸困难。(2)外周性:COPD 等引起,主要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气道内压与胸内压相等的气道部位称为“等压点”。 外周性气道堵塞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机制:用力呼气时胸内压和气道内压均高于大气压,呼出气道上,等压点下游端的气道内压低于胸内压,所以气道可能被压缩。正常人气道的等压点位于有软骨环支撑的大气道,因此不会使大气道闭塞。 慢支、肺气肿都可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二)肺换气功能障碍 包括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以及解剖分流增加。1、弥散障碍: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常见原因: 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泡膜特点-储备量大,所以只有当面积减少一半以上时,才会发生换气障碍;常见于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等。 肺泡膜厚度增加:肺水肿、肺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及肺泡毛细血管扩张或稀血症导致血浆层变厚。* 此时的血气变化:静息时一般不出现异常—原因是血液流经肺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