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是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巧设悬念导入',就是〔老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同学的认知特点,依据同学"最近进展区'原理,制定出充满悬念的情景导入新课,紧扣同学心弦,让同学感到十分神奇,产生解决疑难和探求新知的欲望,从而将同学引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例如:我在讲《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时采纳了巧设悬念情境导入法.上课铃声结束后,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一大串数字"149162536496481100121144'(由 1 至 12 的平方数组成),有意说:"降低点难度,就写这些位吧。'写完后马上提问:"哪位同学能在 30 秒内记住这个 24 位数字?现在开始计时。'话音刚落,一部分同学开始背这串数字,很快教室就被一片背数声所淹没。这时我又有意督促时间,有的同学说:"这么多位,怎么能在 30秒内记住?'有的同学说:"这个数字一定有什么规律,快找。'这个同学的推断马上博得了大多数同学的肯定,但是大家就是找不到,30 秒很快过去,当然,全班没有一个同学在规按时间内记住这个数字。接下来我便说:"刚刚有的同学说这个数字一定有规律,说得很好,这个数字确实有规律,根据这个规律我还可以持续写下去,而且能够无穷无尽的写下去,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规律?想知道的话就请同学和我共同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在新课导入时,老师巧设悬念,具有激烈的吸引力,可以使同学产生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能激起同学探究的深厚兴趣,而兴趣是一把开启同学思维之门,让同学尽情发挥制造力的金钥匙,此时老师加以指导,略加点拨,使同学处于兴趣最高涨的状态,智慧的火花就会随之点燃。 趣味故事导入新课 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同学非常乐意,并会马上被吸引。思索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同学自然兴趣深厚,而兴趣恰好是最好的老师。假设是能调动起全班同学的兴趣,那老师教起来就轻松多了。如我在教《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我给同学讲关于"棋盘'的故事,即:古时候,在一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慧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他便献给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慧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位大臣的一个要求。只见大臣说:"就请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 国王一听,心想:这个要求太简单了,随口便答应道:"好,没问题,'于是,大臣接通着说:"请在第一格放 1 粒米,第二格放 2 粒米,第三格放 4 粒米,然后是 8 粒米,16 粒米,32 粒一直到 64 格。'"你真是大傻瓜!就要这么一点米?'国王不由地哈...